作为一项从2023年火遍网络、火出国门的乡村足球赛事,8月9日,贵州榕江的“村超”举行了热闹的总决赛。
很难想象,就在一个多月前,榕江刚刚连续经历两次严重的洪涝灾害,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村超”球场也几乎被洪水摧毁。而短短一个月之后,“村超”就活力回归。
在村超总决赛的前几天,范志毅带着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重返榕江时,车窗外的县城已难寻洪水肆虐的痕迹。在榕江的三天里,他们见证了这场乡村足球赛事的“神速重启”:洪灾刚过,榕江人就从泥泞里爬起,把中断的热爱重新拾回球场。
对榕江人而言,“村超”从来不只是一场球赛,它是县城的精神坐标,是文旅经济的“发动机”,也是洪水退去后,人们回归日常生活的重要支撑。
重新亮起的球场
18点30分,穿着一身蓝色球衣的范志毅和队友们开始了赛前热身。
8月4日这天晚上,他所在的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要和榕江县车江一村足球队踢一场友谊赛。从酒店出发时,当地的朋友笑着告诉这群前国脚们,“在榕江踢球可不一样,现场就能听到解说,被点到名不要尴尬。”
“村超”的魅力,正是源于这份朴素浓郁的乡土气息。两年前的夏天,它让榕江这个西南县城一夜走红。
再次踏上这片绿茵,范志毅感觉球场似乎并未改变。这已是他第三次到访榕江。2023年6月,“村超”刚刚出圈,榕江的足球爱好者隔空喊话,邀请范志毅来榕江走一走,他带着青海果洛州队来到了“村超”;第二次则是为录制综艺。
眼前,球场四面灯柱通明,人工草皮崭新平整,与他一个多月前在短视频里看到的整片球场浸泡在洪水中的画面,恍如隔世。
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过招车江一村足球队。卡尔美体育供图
今年6月,贵州省榕江县遭遇特大洪水,6月24日、6月28日,一周之内县城两次被淹,基础设施受损严重,备受瞩目的“村超”球场也未能幸免。球场水位一度达到3米,草皮被冲毁,塑胶跑道被泡得七零八落,村超联赛被迫中断。
灾后的榕江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榕江县慈善总会负责人张明涛告诉记者,榕江受灾后,捐助电话几乎要打爆他的手机,常常一个电话正在接着,同时就有七八个电话打进来。
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此行特意避开了“村超”最热闹的“超级星期六”。除了和当地球队踢一场友谊赛,他们还带着实实在在的心意——向榕江慈善总会捐赠45万元善款,以及球队赞助商提供的爱心捐款和运动装备。“我们不是来蹭热度的,”球员们真诚地说,“就是想为‘村超’、为榕江实实在在做点事,这座小城和这里的人们,值得被好好守护。”
至今,范志毅还记得第一次来榕江时,看到的当地人的淳朴与对足球的热爱。被人群簇拥着进场时,范志毅被人们的热情吓了一跳。他还听到球场上的广播里喊着,要把座位留给外地的客人们。在酒店门口,范志毅看到一名网约车司机热情地要帮几名没订到房间的外地游客寻找住处,“还说实在没地方住,就住到我家去。”
“是不是该为‘村超’做点什么?”在新闻里看到榕江的灾情,范志毅在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的微信群里吆喝。这群曾经在申花效力的球员们纷纷响应,慷慨解囊。
8月4日比赛前,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一行来到了榕江县车江一村捐赠。 王倩 摄
从榕江高铁站出发,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的球员们乘车前往酒店。一路上,他们望向窗外,县城街道干净清爽,路面平坦开阔,建筑外立面整洁如新,几乎寻不到洪水肆虐过的痕迹。
但在贴近那些街巷楼宇,细微处,洪灾的印记依然清晰。
在榕江县第一中学交流时,老甲A明星足球队成员张成林看到,操场休息室的墙壁上有着如蛛网般纵横交错的黄褐色水痕。在车江一村村口的民房里,遗留下的水渍线靠近一楼屋顶。
“村超”球场新竖立起的白色杆子、入场处的墙绘上,红色涂料都提醒着6月24日特大洪水的水位线。“村超”球场外围新铺设的跑道,由于定型时间不够,还没来得及刷白漆,脚踩上去,像要被跑道粘住。
“村超”球场立起的白杆上标注着洪水水位线。王倩 摄
陈兴洋是“村超”车江一村足球队的守门员。“村超”重启工作的最初几天,他主要负责在球场清淤。经过数天的努力,全县艰难的清淤工作终于完成,球场进入重建阶段。
每一项工作进度都紧咬着7月26日的倒计时节点。榕江县足协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球场重建一直持续到了“村超”感恩回归夜的前一天。
洪水过后,榕江县城断水断电。经过8个黑夜,7月1日晚上,“村超”球场的灯终于亮了。在县城开蜡染店的90后刘勤兰那晚去了球场,除了供电局的工作人员,她没见到太多人。球场亮灯的那个瞬间,刘勤兰激动得跳了起来,“特别想流泪。”
“村超”球场遭遇洪水后的样子与重建后的对比图。受访者供图
对于许多榕江人而言,“村超”球场是一个精神坐标。
那个晚上,离球场几十米远的塔石香羊羊瘪馆的老板石亮忠也留在店里。面对两次洪水留下的烂摊子,石亮忠正在漆黑中一筹莫展,他有些赌气地和身边人说,“不想干了,回老家种地算了!”
村超球场的灯突然点亮时,石亮忠说自己的心好像也跟着亮了,“‘村超’都恢复这么快,我也得想办法做得好一点。”
7月26日的“村超”比赛日,入场门票早早就被约满。榕江独角鲲精酿酒馆的老板小树在手机上看直播画面,当镜头切到救援队被热情邀请入场、接受全场欢呼的瞬间,他忍不住感慨,“不到一个月,把‘村超’又恢复起来,速度很惊人!”
和人们印象中贵州的凉爽不同,榕江的夏天高温闷热。8月4日傍晚气温还没降下来,但球场边已经有不少来看比赛的外地游客和本地观众。重建中,“村超”球场还新增了喷雾降温设备。
8月4日的这场友谊赛,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最终以5:1战胜车江一村足球队。赛后的采访镜头前,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成员、前国脚谢晖动容地说,“榕江人是在用生命踢球,从灾难的地方爬起来,马上又回到这个足球场,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榕江的绿茵场不仅有“村超”的主场,还有校园足球的成长天地。全县有16所学校因洪水导致球场被淹,成了灾后重建中亟待补上的部分。副县长黄国锋说,他们正争分夺秒推进校园球场修复,要赶在8月20日之前铺好新草皮,确保9月1日开学时,孩子们能踩着干净的场地奔跑、踢球。
8月3日晚,“村超”球场边的观众。王倩 摄
建起来 挺过去
自“村超”出圈以来,足球成了榕江的名片,“村超”更关系着整个榕江的文旅产业乃至全域经济的发展。2023年,榕江县接待游客760万人次,2024年这个数字增长到946万。县里估计,今年榕江游客至少突破一千万,但洪水突如其来。
灾害过后,一切需要重新开启。不论是球赛还是生活,都不容易。
“受灾最严重还是老百姓的腰包。”在与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座谈时,榕江县委书记徐勃介绍,“村超”走红后,榕江县新增了7000余家商户,而此次受灾商户接近7000家。
因为看中“村超”的流量,2023年5月,刘勤兰和爱人回到了家乡创业,做起蜡染服饰和文创产品。他们的店距离村超球场不远,是县城最大的蜡染服饰展厅,款式最为齐全。
两次洪水过后,刘勤兰的两处店面货品毁坏严重,只剩下了一个300多斤重的木质茶台。
但刘勤兰的店几乎是榕江灾后复工最快的服装店,只用了4天就完成了店面装修,7月14日开门营业。
刘勤兰的蜡染服饰展厅内。 王倩 摄
从创业开始,刘勤兰就用自媒体做店铺的营销,许多代理商都是通过短视频找到她。洪水发生后,她在短视频里更新店铺的受灾情况和复工进度。不少客户看到榕江的灾情,私信刘勤兰要来支持,“确实有人也需要蜡染旗袍,我想着赶紧把店开起来。”
和刘勤兰一样,榕江的商户们大多都想赶在7月26日“村超”重启前复工开业。
但复工的难度,甚至远超新开一家店。
8月4日晚上,“村超”球场内比赛的欢呼声不时传来,记者走进石亮忠的饭店,灯光明亮,桌椅、厨房已经焕然一新,墙上还挂着家乡党相村球队的照片。
石亮忠开的特色羊瘪馆位于一楼,在洪灾中被淹到了三米多高的位置。洪水过后羊瘪馆只留下了一块旧招牌,还有一台损坏程度较轻的空调外机,总损失超过30万元。
“一件也不剩了,冰箱、炉具全部换新的,包括电线都要换,”单是店里的淤泥,石亮忠就请人清理了一个星期,之后是为期20天的装修。提起过去一个月的艰难,52岁的石亮忠声音越来越低。
为了从头再来,他向银行贷了款,目前有针对受灾商家的优惠贷款政策,“政府会补贴一部分利息。”石亮忠听说还有对受灾商户的税收减免政策,准备过几天就去税务局咨询。
小树的精酿馆就在石亮忠餐馆的不远处。晚上9点,小树和朋友刚吃过饭,准备休息一会再继续修沙发。沙发的座面被泡烂了,重新买一套需要两千多元。他们就自己裁切木板安装,再定做软垫,拼凑一个沙发,“修修补补,先凑合着用”。
洪水也让小树损失了十几万,两辆车、两台酒机,三台冰箱,两台电视都泡了水。
“该扔的扔,能卖废铁的就卖废铁,现在榕江收废品的价格都被压下来了。”为了节省成本,小树开始自学维修,那些修修还能用的烧烤炉、冷藏柜,都被修好了。最近他有一件烦心事,因为快递停摆,要更换的配件迟迟到不了,影响他的复工进度。“‘三通一达’发不进榕江,顺丰、京东和邮政才能到。”邮政的仓库一楼二楼堆满了快递,不再派送,小树只好自己去取。精酿馆没赶上7月26日的“村超”感恩回归夜,但小树说无论如何,都得在8月9日的“村超”总决赛前重新开门。
小树打算自己修好店里的沙发。王倩 摄
记者在车行见到胡雨时,他的汽车展厅墙壁已经粉刷一新,摆上了新车。
胡雨的车行前100米处就是都柳江,6月的洪水让车行面目全非,20台新车浸泡在淤泥里,已经全部进了修理厂。“没办法,生意大一点,损失大一点。”胡雨自我宽慰道。
不仅仅是汽车,店里的一切都需要重新置办。大到桌椅,小到餐巾纸、纸笔都要重新买。碰面的前一天,他买的饮水机也才刚到货。
胡雨从做家具生意的朋友那里买回了泡水座椅,拿回来清洗了许多遍,虽然缝隙里还有泥,但不影响使用。“特殊时期大家需要互相照应。”胡雨说。
洪水刚过,看着全城都陷在泥巴里,胡雨估计道路清淤工作得用上两三个月。他没想到在各地的援助下,清淤清洗不到一个月就完成了。有一天,他猛然发现,门口绿化带的花草也重新种了起来,“公共区域恢复得非常快。”
眼下,胡雨最着急的是招聘,店里原本6个员工现在只剩了3个,“有一个家里的房子被冲毁了,回家盖房子,有一个在县城租房的,洪灾过后干脆直接去外地打工了。”
常驰广场是榕江最大的商业综合体常驰广场,也是受灾最严重的片区之一,洪灾发生的那天,洪水不断灌入,负一楼的超市被淹没,积水最深处有6米,排涝工作一直持续到了6月30日。
8月5日中午,记者走进这里看到,多家店铺都张贴了甩卖告示。在一楼的一间铺面,常丽正在甩卖童鞋。那是她从洪水里抢出来的四百多双童鞋,仅是店铺原来存货量的十分之一,但常丽还是觉得庆幸,“能捡到点渣”。
为了挽回损失,常丽雇了8位工人,清洗这些泡水鞋,再甩卖。原本一双鞋子的价格,现在能带走三双。
一位顾客正在常丽的临时店铺里挑选。 王倩 摄
常丽在常驰广场负一楼的超市门口开店已有六七年时间。现在这间临时铺面是免费借来的,两天前,常丽刚仔细擦净了玻璃上干结的泥渍,还在屋里喷了几遍消毒水,但那股洪水浸泡后特有的霉味还是直冲鼻腔,墙壁上还蔓延着青黑色的霉斑。
刷抖音时,常丽看到县城有店主选择干脆直接弃店,去外地重新打拼,可她舍不得。经过多年经营,常丽的童鞋店有不少回头客,她也不考虑搬去其他地方,“换了位置,顾客不习惯,又要重新开始,影响很大。”她等着商场负一楼完成整体装修后,立马搬回去。
“像上海老甲A明星足球队这样关心我们的朋友,来榕江做公益,他们给我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支持,也带来很多物质上的支持。榕江受灾后,方方面面恢复都需要资金。”刘勤兰说。
从发洪水到现在,刘勤兰还没睡过一个好觉,总是要忙到凌晨两点。
“村超”总决赛之前,刘勤兰又去参加了一次“村超”头脑风暴会。会议从晚上7点30分开到了凌晨。三年来,记者每次采访“村超”,都会听不同的榕江人讲起这个特别的会议——主政者和各个村寨、球队负责人,还有县里各行各业的代表一起讨论“村超”的发展之路。
现在,他们多了一个议题——灾后重建。
这座因足球而火热的小城仍在加速复苏中。
刘勤兰隔壁的饭馆重新装修后,挂上了一幅新海报。 王倩 摄
(文内小树和常丽为化名)配资平台股票开户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