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方琪
在浙江省衢州市举行的农业转型金融试点涵盖多个层面,为农业低碳转型、金融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实践范例。
试点不仅为农业低碳转型提供实践参考,还推动了转型金融产品创新与应用,促进了地方政策与标准的探索完善,并且增强各主体的意识与能力。
试点过程中,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多方协作。政府主管部门加深对转型金融的理解,提升指导能力;金融机构积累转型金融产品设计和服务经验,提高服务农业企业的能力;农业企业增强低碳转型意识,提升自身转型能力。各主体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有利于形成推动农业转型金融发展的合力。
衢州市的试点,无疑为其他地区和行业提供了借鉴。衢州试点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包括试点项目流程、企业转型计划制订、金融产品设计、政策支持等方面,可为其他地区开展农业转型金融试点以及其他难以减排的行业提供参考,促进全国范围内转型金融发展,推动各行业低碳转型。
衢州金融监管分局积极落细落实浙江金融监管局《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在产品定价、资源保障、产业帮扶、服务创新等方面对农业低碳转型领域给予倾斜;推进创新“活融通”生猪生物活体抵押贷等系列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助力生猪无公害化处理,助力养殖业绿色低碳发展;并推动碳积分纳入区域特色“三农”资产,助力低碳农业主体融资,相关工作入选第六届全国“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
但是,国内目前鲜有农业企业利用转型金融产品为企业低碳转型活动进行融资。国内农业企业本身就较难通过债券进行融资,目前没有发行过转型类债券。转型类贷款披露信息相对较难获取。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河南牧原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提供首笔可持续发展挂钩的发票融资贷款,资金用于支持原材料采购等相关运营需要。基于河南牧原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行业特点,该笔贷款选取了“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和“每千克猪肉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两个关键可持续发展指标,将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进展与贷款利率挂钩,以此通过金融工具激励企业实现低碳发展。
总体来看,国内农业转型金融仍有巨大发展空间。随着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和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配资平台股票开户,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将关注并投资于具有低碳转型潜力的企业。积极推进低碳转型的农业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获得更多投资和社会资本支持。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